一、 解剖學(Anatomy)為廣義名詞,是敘述生物體各組織、器官及系統的形態、構造及其基本功能的科目。以人體為研討對象者稱為人體解剖學(Human Anatomy)。依照研究方法的不同,解剖學可分為:
大體解剖學(Gross Anatomy),係以器械解剖屍體的方法,探究肉眼所能見到的人體構造。
二、大體解剖學課程之安排:正課方面,三年級上學期以系統解剖學方式講授骨學、韌帶關節學、肌學及周邊神經系統,下學期講授胸腹部內臟,並以局部解剖學方式講解頭頸、胸腹、骨盆會陰、臀背部及上下 肢。實驗方面,則安排在三年級下學期實地解剖人體。
一、 大體解剖學
『大體解剖學』,此乃基礎醫學教育之根本;如以教學方式之不,則又可區分為:1)系統解剖學:主要依構成人體之骨骼、關、肌肉、脈管、神經和內臟等系統之順序而講授,2)局部解剖,由淺而深依序進行屍體解剖,又稱為實地解剖學,系統講授與實地解剖相互印證,以求融會貫通。本『大體解剖學』課程之安排為,二年級上學期講授骨學、韌帶關節學、肌學及周邊神經系統;二年級下學期講授胸腹部內臟,並以局部解剖學方式講解頭頸、胸腹、骨盆會陰、臀背部及上下肢,並安排實驗課實地解剖實驗;三年級上學期則講授神經解剖學。
1. 瞭解骨骼系統是身體的支架,有正常的骨骼才有美好的身材。骨骼與骨骼之連結形成關節,骨骼上有肌肉附著,故肌肉之收縮,使身體能夠適度運動。而骨骼形成顱腔、胸廓、骨盆等具有保護內部器官避免受到傷害之作用,此外骨骼具有儲藏鈣、磷等礦物質,具有造血的功能。
2. 熟記全身各個骨骼之立體結構及解剖學名稱,以利爾後之相關課程,如大體解剖之關、節肌學、血管、神經之通路,病理學之病變以及臨床醫學如骨科、X光診斷學等之學習。
3. 其他課程包括 1).韌帶關節學:分類,中軸骨之連結,四肢之關節如:肩、肘、髖、膝關節等。2).肌學:總論;肌肉之形狀、附著、作用、命名,頭頸部、軀幹及四肢肌肉。3).脈管學:a. 心臟;b. 血液循環系統,動脈、靜脈;c. 淋巴循環系統,淋巴結、淋巴管、脾臟、胸腺。4).周邊神經系統。
4. 大體解剖學實習:學生們在長達近兩年的時間內,先後完成骨學、肌肉學、脈管學及周邊神經學的課程之後,再進入大體解剖學實習,藉著人體的解剖,實際瞭解人的整體結構,最初由表面解剖著手,瞭解體表及骨性特徵之外,再認識各臟器在體表的投射位置。此外,更要掌握各功能性的表現如肌肉、肌腱在動作時在體表所呈現的特徵,另也藉由影片講解體表皮膚的疾病。體表的特徵認知後,緊接著依胸部、腹部、骨盆與會陰、背部、下肢、上肢、頭與頸部及關節等順序解剖,更要能瞭解胸腔、腹骨盆腔、顱腔及脊髓腔等,體腔內的各種臟器,以奠定學習其他各臨床學科之基礎。
5. 教導學生正確瞭解中樞神經系統中:(1)腦與脊髓之外部形態以及內部構造;(2)各功能系(核群)之主要聯繫徑路及其對人體各器官支配之功能與意義(3)腦脊髓之血管分佈模式,以啣接大體解剖學課程。課程內容包含講課與實習,自外而內,由結構至功能循序漸進,配合觀察實務、標本、模型、腦組織切片及錄影帶,以瞭解三度空間的位置關係,作整體之瞭解。
三、 組織學
組織學(Histology)為希臘文”histo”(組織之意)加上”logia”(研究或知識學問之意)兩字合併所成之字。照字義是指研究動、植物組織的知識與科學。事實上解剖學(Anatomy)包括:(1)大體解剖學(Gross anatomy)用肉眼觀察人體結構(2)顯微解剖學(Microscopic anatomy)在顯微鏡下觀察人體結構。後者又可分為專門研究器官之器官學;專門研究組織之組織學;專門研究細胞之細胞學。目前一般學者把組織學用來包括上述三種顯微解剖學。組織學在醫學院開課以探討人體組織學為主要內容。分上、下兩學期授課。
三、 胚胎學
胚胎學屬於發生解剖學,乃探討胚胎在母體子宮內正常發育的課程。一般理學院對此課程較著重於分子生物學層面的研究;醫學院則較務實,探討器官發生的正常形態的變化,以作為器官異常發生時,臨床診斷上的依據點。胚胎學課程可分為下面幾個方向來討論:
1. 受精作用以及原腸的形成和胚層的衍化。說明胚胎前八周各系統器官構造的發生以及胎兒雛形形成的過程。
2. 頭頸部的發生。脊椎動物的演化大都從水中到陸地,有很多證據顯示人類也不例外。所以,早期人類為適應陸地生活,呼吸器官由鰓器轉變為肺臟系,因有導致頭頸部不同系統構造相關位置的改變,此乃一極為有趣的探討課題。
3. 神經系統的發生。著重於介紹中樞神經與周邊神經在發生學上的關聯性,並以胚胎神經系統較為簡單的構造為藍本,依其發生的脈絡,以簡化神經解剖學的相關問題。
4. 內臟系統的發生。研討消化,呼吸,泌尿和生殖系統器官在發生學上的關聯性。
5. 循環系統的發生。因為胎兒體內獲得養份與排除代謝廢物的方式和出生後有所不同。所以,此章節主要研討循環系統的心臟與主要脈管,如何因應此差異而衍化成它們的最終構造,從而瞭解臨床相關症狀的原因。